【专题报告】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的要素、功能和驱动机制
摘 要:高校科研管理是支撑日益庞大的科研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我国现有的高校科研管理研究及实践,从科研管理体系的组成要素、基本功能和驱动机制三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发现:缺乏系统、恰当的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缺少评价科研管理水平的研究,科研管理服务性难以体现与落实,是当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高效地开展高校科研管理研究工作,建设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是今后开展研究工作需要加强的方向。
随着我国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数量增长显著。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985工程”“211工程”和“协同创新”等国家战略以来,输出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科研能力提升明显。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科技发展的管理体制仍然存在深层次和结构性的问题,导致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从科研管理体系的角度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从要素、职能和驱动机制三个方面解构科研管理体系,将为今后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1 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1.1 高校科研管理体系概述
科研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单项管理工作的整合与集成,更应该是以一种科研文化、价值为导向,以相关管理理念和政策为手段,通过科研管理体系中各种要素的组织、安排和实施,从而将整个科研工作单元(如科研人员、实验室、团队等)联系起来,驱动整个科研体系不断运转产生科学知识和成果的系统。构成科研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科研管理机构、科研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以及所属其中的科研管理人员。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主要包括校级的科研管理领导机构、学院级的科研管理部门。校级的科研管理领导机构指科学研究处或科学技术处,多数学校为正处级建制,也有少数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将科技处提升为副校级建制,由主管科研副校长兼任校级科研管理机构的领导,并改称“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学院、实验室、校级科研机构也设有科研管理部门。
1.2 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对于体系整体运转效能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实践中,绝大多数高校采取了“校、院二级”的科研管理架构。校级科研管理部门,即科技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安排学校全体科研活动,根据职能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平台基地管理办公室、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产学研合作管理办公室等;学院一级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上传下达,协助校级科研管理部门完成相关管理工作,一般由院科研副院长及科研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综合类高校还设有社科处。“二级”管理体制的优势首先在于分权,与仅有一个校级科研管理部门相比,权力不会过分集中;其次在于扁平化,管理层级少,校级管理部门下达的任务能迅速到位,全校的科研任务指标可以分解到二级学院进行规划和考核;而且此种体制与我国高校“校—院—系—专业教研室”的行政管理体制一致,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但有学者提出此种架构不利于跨学科研究的开展。如,李涛认为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本质上是“官僚式的架构”,此种构架不利于复杂动态具有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科研活动的开展。针对此问题,该文作者设计了由行政服务中心和科研发展团队组成的新型科研管理部门。利用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两个部门之间及各部门内部实现信息有效沟通,行政服务中心负责日常事务工作,科研发展团队负责发现、培育、运作、成功实施校内研发增长点,争取校外科研资源。
1.3 高校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科研管理人员是构成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的重要元素。作为管理模式的实施者和具体工作的执行者,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研管理队伍能够极大地提升科研管理效率。已有关于高校科研管理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级科研管理部门领导,也就是科技处处长;第二类是普通科研管理人员。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领导多由专业出身的顶尖科学家兼任,于是产生了所谓“双肩挑”的科技处处长。目前,“双肩挑”的利弊大小情况并没有明确的结果,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研管理部门普通工作人员的研究,主要探讨专业化建设以及激励手段两方面。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效率,需要依靠其内在素质的提升和外在管理与考核手段的改进。提高行政管理或公共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方面,除岗位津贴外,还要打开其职业晋升的天花板,不能只选拔任用科研业务人员,应该内外选拔相结合,给管理人员工作提升动力。
2 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的职能
2.1 科研项目管理
高校对科研项目的管理是按照科研项目运行的周期,分阶段进行管理。从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科研项目的管理问题,分为项目启动、组织与准备、执行和结束四个阶段。而科研项目管理的第一部分工作是立项前的科研项目计划管理,也可以称为可行性分析阶段。实践中,科研项目申报的竞争中,可行性分析阶段至关重要。除了基于五个阶段的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项目管理模式被广泛地借鉴到科研活动当中。可以概括为九个领域的管理问题: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综合管理。除此之外,科研项目管理还应该对创新进行有效地操控,才能实现包括进度、费用、创新、潜在获利性以及风险投资人满意的成功标准。从加强过程和结果的角度改变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质量不高、“重立项轻研究”等执行问题,但目前看来效果并不明显。科研项目人、财、物的管理中,科研经费管理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有研究认为科研经费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科研经费在预算和执行过程中,项目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存在信息不对称,解决方式是信息公开、动态管理预算以及一定程度下放权力。
2.2 科技成果管理
高校对科技成果的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与企事业单位进行项目合作管理、知识产权转让、创办校企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提供合同签订、政策咨询等相关服务。另外,还包括一些成果报奖、论文统计、建档等日常工作。知识产权管理是整个成果管理的核心,而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缺乏专业性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首先,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机构。我国高校除了少数几个以外,知识产权均由科研管理部门代管,并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其次,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才。科研管理人员多为专业技术背景出身,缺乏管理和法律方面知识,而且我国高校目前尚不具备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体制。第三,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地方政府以及高校本身的知识产权政策较为功利,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片面追求申请和授权,扭曲了知识产权的本来目标实为运用和实施。应该从知识产权生态环境的建设角度去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规,进一步改善以追求产权质量为导向的激励政策。
2.3 学科与科研团队建设
科研管理部门对实验室、基地、机构、工程中心的管理,并不是对其中的物品、资产设备进行管理,实际上是以实验室、基地、机构、工程中心等载体为依托,对以科学家群体构筑的科研团队进行管理。虽然学科的内涵更为丰富,包括教学、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但单纯从科研的角度考察,依然属于科研团队的范畴。现有研究显示科研团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学科交叉合作不够,利益分配等团队内部机制不健全,缺乏整体规划、目标管理和组织结构设计。科研团队学科交叉不足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单学科体制,资源分配方式以及学术支撑体系完全单学科化,任何交叉学科的研究都难于冲破既定学科的界限,单单改变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作用微乎其微,应着眼于更大范围科研体制的变革。科研团队内部的运转机制包括成员分工、资源调配、绩效考核、激励、文化培育等机制,其中核心是利益分配。团队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对矛盾体,妥善协调二者并激发个人的积极性,依靠的是公平、透明的绩效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这种激励机制不仅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还应该把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效结合起来,而高校科研团队在目标管理方面确有欠缺。在团队建设论证阶段,应该将学校规划和团队目标结合起来,然后进行成员选择和资源配置,并根据人才和条件科学设计组织结构。例如,可以根据职能将团队划分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若干小组,形成纵向层式结构,亦可形成行政工作组及横向矩阵结构等。科研团队也可以依托重点学科一同建设,可以在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挑选若干课题组发展建设成为科研创新团队。
3 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的驱动机制
综上所述,高校科研管理体系是一个组成元素多样、组织架构和功能相对复杂的系统。驱动高校科研管理体系运转的动力来自于管理理念和政策两个层面。
3.1 理念驱动
质量管理理论(或称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最初用以控制和提高企业生产出产品的质量的理论,后经发展诞生了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ISO9000族标准)。该理论认为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管理应该满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互利的供方关系”的八大原则。我国高校应用该理论相对较晚,但是截至2012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近60所高校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其中包括34所教育部部属院校。鉴于此,学界展开了大量的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高校科研质量被概括为高校科学研究的过程、体系和产品的特性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的程度,其理论过程可以分为客户与相关方提出要求、科研产品实现、科研评价与改进、科研产品输出给客户四个过程。而其实践过程可以分为质量体系的规划、文件的编制、试运行、内部审核及评价四个过程。其中文件的编制最为重要,必须对照ISO的标准将科研过程进行文字化,形成手册供质量监督使用。极强的计划性和可控性是质量管理的特点,也是引起争议的地方。科研活动具有创造性和不可重复性,科研管理中大量不确定信息难以使用机械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虽然大量文章说明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持续发展的体系,但是实际调研显示各高校在建设中仍存在难以操作等问题。
高校“去行政化”是近年来高教管理中一个热点,尤其是在科研管理方面,管理者多为专业出身,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重叠,容易出现行政权力干预学术事务的现象。张晓军等认为高校科研功利主义风气盛行,研究者为拿项目就得跑部委、拉关系,最后造成资金滥用,原创成果稀缺。种种歪风邪气均是由于行政管理部门掌握巨大科研资源,并且分配资源的方式是通过行政化手段而不是学术自治。改革的方式是加强学术权力在教育部门向高校下拨资源,高校内部资源费分配的两级过程里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有学者提出在高校科研等公共管理领域,减少统治,增加治理,发挥科学共同体在科学评价、决策咨询、社会监督等高校学术事务中的作用。科学共同体想参与公共事务必须有恰当合法的途径,必须不断完善自治性和自主性,减少政治、经济等影响因素的干扰,形成体现科学内在价值的精神气质和自律性。具体的做法包括,建立国家学术咨询委员会,树立良好科研评价文化,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等。
3.2 政策驱动
科技评价工作是贯穿科研管理工作始终的重要工作。科研项目立项、结题、奖励需要评价,科研团队、学科、机构等建设需要评价,科研人员晋升需要评价,科研评价成为高校科研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和激励科研人员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落实科研管理理念的重要工作抓手。国内高校普遍采取了以数量化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为核心的科研考核管理政策,即将科研人员的项目、论文、奖励按照级别、大小、多少、完成质量等情况进行打分,科研人员的津贴、晋升与此结果直接相关。因此,科技评价被形象地比喻为“指挥棒”,评价标准指向哪里,科研人员就向哪个方向努力,足见它强大的价值导向作用。此种评价方法看似避免了同行评议方法中的主观因素,但实际上产生了严重的“重数量不重质量”心态和急功近利的科研风气问题。纠正科技评价价值导向的偏差,必须处理好科技成果产出的量与质的关系,一味倡导SCI等数量化的工具,忽视了科研质量,属于本末倒置的行为,定性同行评议与定量文献计量相结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评价标准、方法和效果与价值导向一致,并体现科研规律的本质才是科技评价应该继续前进的方向。
4 问题与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研究基本上囿于一隅,针对科研管理某个过程或某个方面的研究较多,普遍缺少根据系统理论指导进行建设的科研管理体系研究。即使理论指导下的科研管理体系建设,要么理论适用性不好,如科研质量管理,要么理念难以操作或现阶段难以实现,如“去行政化”理念。其次,现有的文献中很少提及科研管理工作本身如何评价,科研管理体系的绩效如何衡量,已有研究对科研绩效进行分析。科研工作获得成功离不开优秀的科研管理系统和科研管理工作者,但如何衡量科研管理体系的优劣是需要学术界思考的问题。再次,科研管理体系本质上是科研支撑体系,科研管理工作是为科研工作者服务并适当进行监督和引导的工作,服务意识经常在文献中被提及。如何落实服务意识,具体可行的办法有哪些,都是今后科研管理研究的另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略)
(来源:《中国高校科技》2015年第09期,作者:天津大学 魏巍 张慧颖 天津中医药大学 魏巍)
【重磅推荐】“战略前沿技术”2015年全部历史文章已整理完毕,请回复“2015”或点击自定义菜单中的历史文章“2015文章全收录”查阅!